纺纱产业借势智能制造风口起飞
来源:欧宝app下载 发布时间:2022-03-01 01:52nbsp; 点击量:
2016年,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不利,纺织产业竞争白热化。在这样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,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却逆势而上,去年全年销售收入约12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15%。
“公司多年来持续展开智能化改建,获得这样的成绩,不过是水到渠成。”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坤说道。 纺纱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。
当前,劳动力价格大大上升,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如果还按照老办法去做到,必定不会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,甚至有可能被出局出局。这样的形势使得震纶棉纺高层意识到:智能生产是传统产业发展的突破口,自动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,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。“不是你想要想做到,而是市场和环境逼着你要这样做到。
”吴建坤说道。 这一“唤醒”有如投石入湖,瞬间引发层层波澜:自2008年起,震纶棉纺倒数几年每年拿走1亿多元投入生产设备改建,引入德国、日本、瑞士等国的先进设备纺纱设备,这些设备还包括明梳联和并条机、自动落纱功能细纱长车、自动络筒机、空调系统等,竣工了震纶生物质智能车间。 经过几年耕耘,震纶棉纺已基本构建车间全盘自动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。
走出公司生产车间,映入记者眼帘的,是一台台自动化机器在高速运转。宽阔干净的车间里恒温恒湿,只有寥寥几个工人在巡查(如图,杨华摄),政治宣传了人们关于传统产业的印象。
用工量和劳动强度减少、工作效率和附加值提升、生产能力不断扩大、产品质量更加有确保……这一步棋带给的效益是全方位的。吴建坤举例说明:2005年,公司万锭用工130人,现在生物质万锭用工35人,涡流织布的万锭用工只有15人。
每年每万锭实际减少用工成本大约350万元。以前,忽纱管工序均需人工操作者,现在,每台机器上都加装了机械手,可以重复使用把1200锭纱管全部拔下来,又通过机械手把空管重复使用全部插上去。 “设备的改版也造就了工艺的变革。
以前,我们的产品以普通的环锭纺居多,如今,我们紧随纺纱技术发展趋势,使用了赛络密切纺工艺。某种程度的粘胶纱线,相比普通环锭织布的纱线,赛络密切织布的纱线一吨可多买3000块。”吴建坤说道。 智能生产改建传统产业道阻且宽,震纶棉纺当下仍然在路上。
接下来,公司的蛛网系统监控软件将投入使用。这个系统就像蜘蛛网一样,把各处机台连接起来,生产流程可全部构建在线检测,创建可视化智能主控系统,同时构建机台间的数据互通和构建管理。
本文关键词:纺纱,产业,借势,智能,制造,风口,起飞,2016年,欧宝app
本文来源:欧宝app-www.tctdna.com
推荐新闻 MORE+
- 纺纱产业借势智能制造风口起飞 2022-03-01
- 江西新增4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 2022-02-28
- 网络安全需要合作和开放的有序环境 2022-02-28
- 夜里回家交不交开门费谁说了算 2022-02-28
- 2014或为3D打印之年 2022-02-28
- 陈全生:制造业亟需实施技改贴息的政策 2022-02-28
- “机器换人”:企业的“春天” 2022-02-28
- 探寻河南制造的智能转型之路 2022-02-28
- “十三五”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落地在即 2022-02-28
- 重症医生贾佳:“虽不能第一个上前线, 2022-02-27